01
2023-11✓ 整预计2026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685.78亿元,2022-2026年CAGR有望达21.48%。受益于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IGBT市场不断扩张推向新高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最重要的驱动力。根据测算,国内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30.98亿元快速增长至2026年的407.84亿元,年复合增速为32.84%;新能源发电是第二大IGBT增量市场,随着光伏、风电新增
10
2023-10获悉,近日,半导体传来大消息。当地时间10月9日,韩国总统办公室通报,美国同意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向其位于中国的工厂提供设备,无需其它许可。崔相穆透露,美方已将这一决定通知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相关企业,将自即日起生效。全球最大和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已在中国的芯片生产设施投资数十亿美元,并对此举表示欢迎。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与相关政府的密切协调,与我们在中国的半导体生产线运
10
2023-10对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工厂之一说“不要在我的后院”并不容易。但台湾第二大城市台中市的一些居民进行了尝试。台湾积体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已经在这里拥有两家工厂,去年提议建设第三家工厂,在那里大规模生产迄今为止最小的芯片。但一些人对这一前景犹豫不决,因为他们意识到第三座工厂会给台中带来环境负担:据当地官员称,这将需要相当于该工业城市四分之一的电力和 6% 的水。“我们非常担心为了工业发展而牺牲水和电,”台中市城
14
2023-07在21世纪,半导体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领域。近日,中国宣布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发起反击,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惊慌。外媒纷纷发表文章,称中国的反击让全球半导体产业感到根被打断了。那么,中国宣布反击的背后是怎样的情况呢?本文将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美日荷芯片三方协议、中国对镓与锗实施出口管制、中国保留资源用于高科技产品制造和协议失去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读者揭开这场全球半导
14
2023-07去年10月,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发布了一份文件,在其139页的繁琐官僚术语和详细的技术细节之下,美国给中国芯片产业套上了新的枷锁。由于其来源相对模糊,这一行为的规模变得更加引人注目。美国商务部是资金规模最小的联邦部门,商务部有 13 个局之一,其中的BIS 的规模很小:其 2022 年的预算刚刚超过 1.4 亿美元,约为单个爱国者防空导弹电池成本的八分之一。该局雇用了大约 350 名员工,他们共同监控
25
2023-06最近人工智能,特别是ChatGPT大火,当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在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却一直被大家所忽略,那就是算力,也就是支撑人工智能背后的软硬件。从ChatGPT多次宕机的事件出发,支撑算力的芯片半导体又被大家关注了起来,虽然现在手机,电脑这些3C用品尚未得到全面的恢复,但是也在主动去库存的路上逐渐走向了平衡。本文结合这两件事聊聊芯片行业未来的产业趋势预测。第一个趋势预测就是我们即将进入到全球
25
2023-06集微网消息,半导体设备业专家Kyriakos Petrakakos日前撰文指出,美国、日本、荷兰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尽管带来短期困难,但长远看将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Petrakakos回顾了02专项以来的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指出大基金向半导体领域提供了约1500亿美元的国家援助,但这些资金中只有2.7%直接分配给设备材料供应商。除了资金投入不足,中国设备制造商取得的进展有限,主要归因于
21
2023-06我们都知道,芯片作为最底层的硬件产品,不仅仅是在现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科技竞争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程度,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是所有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个国家为了发展自身科技,提升国家实力,都在芯片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特别是中国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不得不拿出举国之力在芯片领域搞科研,如今中国芯片自强不息,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摆脱对美国的控制,可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竟然一反
21
2023-06近日,海关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芯片的数量为1082亿颗,同比减少321亿颗,下滑22.9%。一季度进口芯片的金额为785亿美元,同比也减少286亿美元,下滑了26.7%。与此同时,4月份中国生产了281.1亿颗芯片,同比增长了3.8%,是连续16个月下滑后首次增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进口国,芯片进口同比下滑,虽与芯片市场整体遇冷有关,但如果同时考虑到国产芯片产量回升,却也说明中国芯
06
2023-06公开宣布,日本还是动手了!据报道,5月2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外汇法法令修正案,将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等23个品类追加列入出口管理的管制对象,上述修正案在经过2个月的公告期后,将在7月23日实行。据悉,该计划涉及清洗、成膜、热处理、曝光、蚀刻、检查等23个种类,包括极紫外(EUV)相关产品的制造设备和三维堆叠存储元件的蚀刻设备等。就计算用逻辑半导体的性能而言,它是制造电路线宽10至14纳米或更小的尖
06
2023-06在荷兰 Veldhoven 镇 ASML 庞大园区的“洁净室”内,数十名穿着防护服的男男女女正在呼吸比手术室净化 10,000 倍的空气。他们正在研究芯片工具制造商最新产品的第一个原型:最新一代的极紫外光刻机,用于将几乎与人类染色体直径一样小的晶体管“打印”到硅片上以制造半导体. 这款 EUV 机器将于今年以超过 3.5 亿欧元的成本运送给英特尔。如果没有 ASML 的光刻机,像 Apple 的
29
2023-05中国 4 月份的集成电路 (IC) 产量出现 16 个月以来的首次月度增长,因为面对美国限制导致进口下降,北京继续推动当地工业提高国内芯片生产。数据显示,涵盖年营业额超过 2000 万元人民币(290 万美元)的公司的 IC 生产数据显示,4 月份同比增长 3.8% 至 281 亿颗,这是自 2022 年 1 月以来的首次月度增长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此前 3 月份产量仅比去年同期下降 3%,而前两
29
2023-05海外1、韩请求美国将在华先进半导体产量限制提高到10%据报道,韩国政府已向美国进行协商,要求白宫方面允许三星、SK 将在中国的半导体产量提高到 10%。同时,一位美国立法者坚持要求韩国公司不要填补美光因制裁而留下的市场空白,意在阻止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从中获利。韩国政府于 3 月 21 日就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半导体法》“护栏条款”细节提交了官方意见。在提交意见之前,它与韩国芯片制造商进行了密切
10
2023-05人民日报曾经说过什么吗?那就是要我们放弃一切幻想,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他国卡住脖子,避免我们在各个领域受制于人。刚开始很多人对这句话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当美国不断制裁中国芯片产业,美国不断联合各国联盟,对我国芯片企业百般阻拦后,我们也终于意识到人民日报说得很对,特别是当国内芯片实现14nm量产后,各国都开始一反常态,声称要跟随美国的制裁步伐,才发现原来人民日报说得太对了。以前我
10
2023-05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半导体协会(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IA)发布了2023年美国半导体产业概况《2023 SIA Factbook》,从行业概述、全球市场、资本支出和研发投资、工作岗位、生产效率五大方面概述了美国半导体年度行业现状,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美国半导体行业和全球市场的趋势。《2023 SIA Factbook》指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20
04
2023-05很难相信一年会有那么多的变化。2021 年,有 100 多家公共和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肩负着相同的使命,与 NVIDIA 竞争生产创建和运行人工智能 (AI) 所需的快速芯片。快进到 2023 年,现在许多公司都在努力获得市场吸引力或获得足够的资本来继续经营,部分问题无疑是全球经济;许多人工智能采用者和投资者没有资源或勇气给新芯片一个机会。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 NVIDIA;事实证明,它们比许多公
04
2023-05凸版印刷于 4 月 28 日宣布,将从 2023 年 4 月开始提供功率半导体的合同制造和处理服务。该服务委托设备制造商和晶圆制造商拥有的晶圆制造工艺的移植。根据与 JS Foundry 的合作协议,晶圆制造工艺将在公司的新泻工厂(新泻县小千谷市)进行。该服务以6英寸晶圆(直径约150毫米)工艺的移植和制造服务起步,也仅支持与晶圆制造相关的部分加工,如“外延工艺”和“背面工艺”。到2024财年年底
24
2023-04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芯片产业不太友好。从ASML总裁称中国光刻机破坏全球芯片产业,到美国高官预测中国芯片受阻将导致中国经济衰退,再到美国宣布制裁12个中企。中国芯片产业,从未一帆风顺,我们目前所做的,让西方国家害怕了吗?会如常所愿吗?01中国芯片再次受阻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永远是我们国人的痛!美国一直对我国半导体进行打压,甚至和盟友一起对我国半导体产业进行制裁。美国限制ASML(阿斯麦)对我国出
24
2023-04汽车似乎是 2023 年半导体市场的唯一亮点。而对整个半导体市场的预测范围为下降 4% 至 20%。半导体公司普遍对 2023 年初前景黯淡,理由是库存过剩和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下图显示了主要半导体市场驱动因素 PC 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机动车的年度单位变化。PC 和平板电脑在 COVID-19 大流行的头两年蓬勃发展,但在 2022 年下降了 17%。IDC 预计 PC 和平板电脑在 2023
14
2023-04当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在忙于去库存时,IGBT(绝缘闸极双极性晶体管)几乎成了唯一的例外。近期,多位市场人士反映,受此前需求和产能错配的影响,IGBT持续供不应求,“根本抢不到货”,部分厂商甚至将相关代工价格上调10%。上述情况,可能在今年之内仍将持续。01缺货现象持续数年IGBT缺货的问题此前就长期存在。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IGBT的需求量为13000万只,同比增长20.00%;生产量为25